教案中心九年级教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汇总

本文已影响 1.54W人 

  《醉翁亭记》教案1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案汇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二、难点、重点分析

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分析:第1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分析: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分析: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本段描写山!司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分析:本段描写山;司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瞑”;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5第3段包含几层意思?分析:本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分析: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7.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分析:这两个重要内容是: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至此,读者可知本文并非泛写山水,虚拟故事,而实乃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分析: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一篇古文。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讲读第1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2.重点句解释。 ①环滁皆山也。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讲读第2、3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2.重点句解释。 ①若天日出……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至于负者……往来而不绝者。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讲读第4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五)讨论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含义?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③“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4.本文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结合起来的?

5本文语言有何特色?

  《醉翁亭记》教案2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写作背景: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chú ha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

滁壑 琅 琊 潺 酿 辄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ayáo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

蔌 酣 弈 觥 筹 翳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二)

乐在与众人醉(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四) (以乐掩其郁)“醉翁”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