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7篇)

本文已影响 1.28W人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比有序的节奏乐和无序的响声之间的差别,体验节奏的秩序性。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给熟悉的音乐打节奏,以教师帮助记录的形式复习各种节奏类型。

3.乐于寻找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并尝试用它们为乐曲伴奏,体验生活中的节奏带来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 打击乐器若干:铃鼓、沙球、碰铃等。

2 . 生活中的常见器物,如桶、盆、盘、杯、碗、锅、勺子、筷子等。

活动过程:

一、击打各种乐器,对比声音的无序和有序。

1.呈现打击乐器,导入活动

2.体验无序演奏

(1)今天我们要成立一个小小乐队,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你喜欢的乐器吧。

(2)下面,小小乐队准备开始演奏了。拿起乐器,预备——起——

(3)这次演奏的效果怎么样?为什么呢?

3.随音乐演奏

(1)现在,我们就请潘老师来为我们弹奏一首曲子。

(2)这次跟着音乐演奏,感觉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3)为什么没有音乐的时候演奏的声音不好听,跟着音乐演奏感觉就好听了呢?

小结:第一次演奏,有的小朋友打得快,有的打得慢,显得乱糟糟,有了音乐之后,大家都跟着音乐的速度来打节奏,很整齐,所以听起来舒服多了。

二、尝试打出不同节奏并根据节奏谱演奏。

1.幼儿打节奏,教师记录

(1)“刚才小朋友听着音乐,你打出的是什么样的节奏?(幼儿演示,教师记录)

(2)我们一起来看着节奏谱练习一下。

2.探索并记录其他的节奏类型

除了这样的节奏类型,我们还可以用乐器打出什么样的节奏呢?

3.看节奏谱分声部演奏

(1)现在,老师要为每一种乐器分配不同的任务了,每一种乐器打一种节奏,一起来听音乐合奏。

(2)教师在节奏谱旁出示乐器标志。

(3)幼儿看节奏谱合奏。若效果不佳可再次练习。

三、寻找生活中的节奏并尝试合奏.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这些乐器能发出声音,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又能变成好听的打击乐。那我们身边还有那些东西能发出声音,它们能不能也来变成打击乐呢?

(2)幼儿自由寻找能发声的物体并尝试击打出不同节奏。

2.尝试合奏

四、欣赏《过年我当家》。

师: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按节奏巧妙地编排起来,就可以变成好听的打击乐曲,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五、结束语

小朋友们也可以试一试,把这些声音怎样地编排起来,让它变得更好听。

活动反思:

记得我们小时候就学过一篇文章,说贝多芬小时候就喜欢听身边的各种有节奏的声音,由于这种对音乐和节奏天生的敏感,他终究成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在以往的电视节目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艺术家们用身边的竹竿、拖把、酒杯甚至身体击打出奇妙的节奏乐,给人一种既熟悉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的小朋友平常也喜欢用筷子、勺子敲敲打打,或者大家一起敲桌子,把教室里弄得乱糟糟,开心得不得了。于是我就想设计一个活动,来帮助幼儿体验有序的声响带来的愉悦感,并尝试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编排和演奏,从而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节奏乐!

在活动开始,我直接给幼儿呈现打击乐器,让幼儿通过两次击打,发现随意的击打和在音乐伴奏下的敲击之间的不同,接着复习各种幼儿自己打出的节奏,既充分引导孩子体验了节奏中蕴含的秩序性,又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由以往按老师出示的节奏谱合奏转变为按自己创造的节奏型演奏,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幼儿兴致盎然地寻找生活的发声的物体并进行演奏。最后通过欣赏,幼儿体验到更高层次的打击带来的美好感觉。在活动结束时,很多孩子还恋恋不舍地敲击着手中的东西,相信他们都产生了要用它打出美妙节奏的冲动。

不过,由于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过于兴奋,特别是找到发声的物体时一度忙于摆弄,所以我临时取消了最后一次合奏直接进入欣赏环节。活动结束后,如何在借班上课时有效控制幼儿过度兴奋的情绪、如何帮助幼儿形成取放乐器的规则、如何在幼儿呈现的节奏类型与预想有差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都是我要思考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 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 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子宫及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想一想

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

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 观察视频仪,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看一看

1、 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 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 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 看碟子,观察宝宝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议一议

讨论:“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教师小结。

四、 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做一做

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表明宝宝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 听音乐表演宝宝的生长、出生过程:——跳一跳

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合理想象,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狼大叔前后的转变,了解故事结尾的趣味性。

3、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通过想象、体验、表达等方式,让幼儿从中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活动准备

PPT、狼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狼的.声音和图片,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欲望。

2、提问你听过关于狼的故事吗?它在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

二、阅读猜测封面,带领幼儿走进绘本的世界。

1、封面上有谁?

2、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介绍书名

三、观察画面细节,引领幼儿了解情节的发展。

1、有一只狼大叔他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是你看他的桌上只有剩菜剩饭了,你看,此时狼大叔心情怎样?会想什么呢?(幼儿想象)

2、恩,狼大叔准备去找食物了。看,狼大叔看见了谁?(鸡妈妈)

3、我们接着看狼大叔有没有抓鸡妈妈?(没有)为什么把到手的母鸡放走了,它在想什么呢?(幼儿猜想)

3、真是一只贪吃的狼!他会用什么办法让这只鸡再胖一点呢?幼儿回答猜想。

看图仔细观察讨论,猜猜狼会用哪些办法让母鸡长胖?(小组交流)

四、继续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1、终于狼大叔准备捉鸡了,看看他准备了些什么呀?

2、等了几天,狼大叔终于要去捉鸡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怎么捉的。

3、狼大叔它在干吗?(偷看)。这时,门突然打开了,发生了什么事?母鸡会说什么呢?

师:亲爱的狼大叔,原来是您呀,孩子们,孩子们!快来看哪,煎饼、甜甜圈和那个香甜的大蛋糕,不是圣诞老公公送来的,那些都是狼大叔送给我们的礼物!

4、你们看狼大叔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幼儿交流经验)

小结:他本来是坏心,是要去吃掉母鸡的,却没想到受到了母鸡一家的欢迎和感谢,还得到了100个吻,所以有些意外,有些不好意思。

五、续讲故事,升华情感。

故事的最后一页,庆子阿姨给我们小朋友留下了这样一幅图。小朋友猜猜狼大叔和小鸡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六、活动延伸

这个故事有点离奇,有点温馨,回家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还可以学着书本的样子画一画,写写,再编一本《狼大叔的红焖鸡》。学着狼大叔蹑手蹑脚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这本《狼大叔的红焖鸡》中,虽然讲的是坏蛋大灰狼,却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大灰狼的形象。特意将他刻画成一个具有拙趣的模样,表情多变、动作喜感的形象,淡化了大灰狼原来的恶形恶状,让幼儿不会心生恐惧,进而接受这个角色。如在故事的最后鸡宝宝在知道是狼大叔做得煎饼和蛋糕之后,鸡宝宝给了狼大叔一百个亲吻,狼大叔被这股爱感动了,不但没有吃掉母鸡和小鸡,而是继续想给他们做好吃的。并随着狼大叔的各种丰富表情、一举一动,使幼儿对于狼大叔,由初始认定的“大坏蛋”,慢慢改变了印象,开始期望他改过向善,变成大好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理解故事的内涵,知道关心、孝顺老人;

2、能大胆地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故事《老爷爷和小孙子》;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用书《老爷爷和小孙子》画面;

欣赏图一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老爷爷为什么在灶边吃饭?

欣赏图二提问:你们看小孙子在什么?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爸爸妈妈的表情怎样?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2、听故事;

幼儿倾听故事录音,熟悉故事;

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大家说;

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对待爷爷奶奶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你喜欢你的爷爷吗?你将来会怎么对待你的父母?

小结:提炼幼儿的讨论结果,引导幼儿懂得要孝顺父母和长辈。

活动评析

故事中的小孙子是一个聪明、善良、孝顺的好孩子,他机智的劝父母对爷爷要好些。实习老师通过与幼儿一起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能够大胆的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幼儿在本次的活动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都要关心、孝敬老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至关重要,这是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的重要手段,对于老师来说,该怎样教好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钻研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由来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够孩子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与颜色有最直接的联系。我班孩子对颜色特别好奇、喜欢,幼儿在绘画的时候常说:我见到的小草是绿色不是这种蜡笔的绿色,孩子的一席话是我们产生了思考,五彩缤纷的世界不仅仅存在这十二种颜色,那么更多的颜色它们从哪里来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奇妙的颜色》这一主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除不感知我们的世界有多种颜色,颜色是有趣、奇妙、会变化的。

2、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使用颜色的能力。

问题板块1、利用本班的墙壁,在墙上贴上与颜色有关的相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