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读后感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精选6篇)

本文已影响 1.1W人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精选6篇)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1

松居直是日本的图画书创作家,对于图画书有着深入的研究,被称为日本的“儿童文化功劳者”,在他的《我的图画书论》中,处处透露着出一种观点――读书最重要的是体验书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读书是读快乐。

其一,读书不是读字。

读书和读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书是由一定的文字组成的,但它不是一个个单独无意义的字、词的机械堆砌,而是表达了一定的情境和情感,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思想,一种精神的载体。读书不是读字,而是感受一种愉悦,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言“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如果我们以认字为基础,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去辨别、区分某些文字,那么,读书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在这过程中,读字是目的,读书反而成了一种手段了,这与真正的读书是背道而驰的。 会识字并不代表会读书,松居直先生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书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体验书所描绘的意境,才算是会读书。在重视早期教育的今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四岁的孩子便能将《三字经》读或背个滚瓜烂熟,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其含义。

相反,松居直先生认为,从对读书概念理解的意义上来说,不识字的人也能读书。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不认字,但他们同样可以读书,他们可以通过聆听成人的阅读来理解、想象故事。

其二,读书要抛却功利。

各样的测试。这种想法虽然没有错,但当读书被附加了那么多的'目的时,读书本身的意义和乐趣却被忘却和抛弃。当孩子读书时,家长们热衷的是指导和提问,唯恐孩子在看书时遗漏了“重要”的东西,他们往往在孩子还沉浸于故事书的遐想中时就开始将一堆堆的问题向孩子轰炸。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说“大人却用提问的泥脚将这个童心的世界践踏得乱七八糟”。 更为糟糕的是,这种现象在目前幼儿园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许多老师自身没有或缺少阅读的经验,她们自以为是地操纵着孩子的思维,当孩子正欲进入故事翱翔时,却被教师生生地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久而久之,孩子在读书时会背上一个包袱,他在看书时关注的不是书的内容和情节,而是揣测成人会提出哪些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正确的途径就是抛却功利的目的性,站在孩子的立场读书给孩子听。因此,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有过读书体验的人都知道,当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美文时,有时会被其中的意境所感动,久久不能自已;有时则有一种想说想写想表达的冲动;有时却只想一个人默默地回味和体会。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体验书籍,并不一定要用我们的方式去达成。感悟虽然重要,但感悟只有发自内心的才是最真实的,当被加上一定的目的时,感悟就显得空洞和无力了。其次,要让孩子看真正有趣的书。当前市场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图画书,但我们在为孩子选择时,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真正有趣的图画书。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问题上,我们不需要“务实”,要将那些带有实用目的的图画书推到一边去。孩子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时期,那些能结合孩子生活经验,给孩子丰富想象空间的图画书才是好的书籍,“而且在那个世界里,无论动物还是玩具都能说话。图画书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是一个能看到用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的世界。”我们要把孩子带入到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去。第三,要提供适合孩子的读书方式。 正如前面所言,孩子缺少识字阅读的能力,但不识字同样也能读书。我们要采取更为轻松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其三,亲子阅读是最快乐的。

对于孩子来说,最亲近的情感莫过于对父母的依恋。 听父母为他们读书,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是没有什么能够替代的。这是一个相互满足和愉悦的过程:父母为孩子读书,如果书籍本身又十分有趣的话,这时孩子的满足和喜悦是无可比拟的;父母看到孩子快乐,自己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他们带着这种情感去为孩子读书时,所读的不光光是书里的内容,还包含着他们对孩子深深的爱恋,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这种爱的愉悦,这才是最为珍贵和难得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这点,他们往往借口工作忙压力大,将孩子推到了电视机前,放弃了与孩子交流阅读的时间与机会,这是多么的可惜和可悲。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2

上周六值夜班,特向赵老师借了《我的图画书论》一书,看了看挺有感触的。

本来,图画书就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而非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越是让幼儿独自阅读图画书,孩子就越会讨厌读书。

孩子读书是孩子的`快乐,而非父母的门面。父母要把有趣的书,而非一定是有益的书放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自由地感受读书的快乐。

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教养,不是学习,也不是图什么利,要有什么用。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有趣和快乐。书是让人快乐的,这点就是将孩子引入阅读的世界的力量。

家长往往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更希望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很快的记住并领悟出道理,可是如果这一切不是出于孩子在一种自愿并充满乐趣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论,往往只会变成孩子在为我而阅读,他失去了兴趣也就迷失了自我,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3

图书是幼儿接触语言的重要途径,3—6岁又是幼儿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本《我的图画书论》由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著。这本书可以说是有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图画书的意向与语言、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以及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这六个部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以及图画书的欣赏。

松居直先生他在书中这样写到“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中所写的内容“。而我认为:幼儿期的阅读,刚开始也并不是读懂书中的内容,而是能够在阅读中找到阅读快乐,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喜爱阅读。即使幼儿很小,由大人带领孩子阅读,让孩子体会书中的内容,着也算是幼儿在阅读,作为成年人,不能够把图画书当做孩子识字的工具

,而应该把图画书当做是孩子阅读的起点,现在多数的农村的幼儿家长,还不能够真正的带领孩子阅读,对于幼儿阅读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让幼儿自己看图画,或者教会幼儿认识图画书上的字,读了这本书,着给我有了很大的启发,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来向家长说明,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带领孩子进行有意义的阅读,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玩具”。

这本书中提到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亲子阅读时的交流。这个交流不仅仅的父母读故事给孩子听,而是要要求在哪亲子阅读的时候,父母适时地提问与一定的动作表示。来增加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语言的交流可以促使孩子的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的交流则可以拉近亲子间的关系,促进幼儿阅读的兴趣,从而孩子提高对阅读的兴趣。亲子间的有效交流这对幼儿的发张尤其重要,父母温柔的阅读可以提高幼儿对书的认识,可以提高幼儿对文字、图画的理解,可以促进幼儿多感官的发展,能够使幼儿的亲子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与知识,从而为今后的阅读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画书本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如果父母读给孩子听,那么这样的一件礼物就会发挥出她最大的价值,亲子阅读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通过有效的亲子阅读,孩子们会很快的领悟出书中的道理,这些道理久而久之的存储,就会是孩子快乐的成长。兴趣是幼儿期一切游戏的源泉,有了兴趣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亲子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满足的过程,父母看到孩子快乐,自己也会活得快乐,带领孩子读书,不仅是帮助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也体现出了父母对他们的深深爱,那孩子在听得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这种爱,从而获得由这种爱所带来的快乐。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4

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据说是许多图画书爱好者必读的“圣经”。此书有六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二是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三是图画书的意向与语言。四是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五是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六是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以便让更多的老师熟悉、了解、和我一样喜欢上图画书。

一、读书不是读字

松居直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读书不是读字。如果读字能算是读书的话,那么只要是用日语写的,即使是很艰深的书,我也能从头读到尾……但是,只有真正理解了书中所写的事情,才能算是读书。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中的内容,读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读《论语》而不懂《论语》”这句谚语,讽刺的就是那些只会读字却一点儿也不理解《论语》内容的人。反过来说,我认为即使不识字,也能读书。

所以,即使孩子还很小,识字量还远远不够,当我们读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当他们自己看图画的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也算是读书。

读书不是读字,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些家长思想上的误区;有个别家长说孩子还小,不认识几个字,读不懂书;有的家长说图画书上没几个字,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帮助,不值得看;听到家长的话,我想家长误把图画书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帮助家长更新观念,增强对图画书价值以及用法的了解,让他们明白图画书应该成为亲子间情感沟通的一个桥梁,让家长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生活领悟、自己的文学修养,借助图画书这种孩子喜欢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承。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有这样一个观点:阅读,从听读开始。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从大声地读给他听吧,早一些,从学前开始,会更好。

二、阅读时的亲子交流

在松居直先生的作品《我的图画书论》中,他很强调阅读图画书时的亲子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语言上的交流,即使没有过多的对话,当父亲(母亲)或深沉或温柔的'声音,载着文字符号所传达的美妙的意思,进入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对内容的理解,还有亲子间的感情。

《我的图画书论》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位父亲说,只要时间允许,他每晚都在睡觉前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儿子念书,而且念书的时候一定要握着孩子的手。我听了这话,推量那男孩子的心情,我想那孩子会非常非常高兴,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父亲读给他听的图画书,不会忘记每晚握着他的手给他读书的父亲和那大手的温暖。图画书在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图画书作为连结人与人的纽带才更有存在的价值。

的确,也正如梅子涵老师的观点:儿童阅读,是一件不限于儿童自己的事情。其实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阅读,其实主要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感动、快乐、也受到教育。即使他们长大了,上了小学,上了中学,应该读些什么书,也需要大人的推荐。

《我的图画书论》,里面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还有很多,如果你想对图画书的内容、图画构造、开本设计、颜色搭配、如何阅读,以及国内外的图画书发展状况有更多的了解,不妨也来读一读。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5

用了很短的时间读完了日本作家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我感觉到这本书确实很不错,张老师推荐的很棒!让我边写读后感边再一次阅读一次吧!

我的图画书论这本书浅显易懂,口吻非常的朴实,但却充满着作者的智慧,让我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的内容并不长,它分为两个部分。

一、我的图画书论:里面阐述了14篇作者对于图画书的意见和建议,非常的实用。

二、作品分析:鉴于目前图画书的参差不齐,作者又教我们怎么选择好的图画书。

作者谦虚的把这本书说成是“微不足道的一本书”,不过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看过后印象很深刻的书籍。尽管是翻译本,凭借于译者精湛的翻译水平,我也看得好不生涩,非常的顺利,而已并不是逼迫自己,而是很想把它看完。从序开始,我从作者的经历了解到作者的一些观念,他的一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久以来。我作为一个日本的出版人。常感到对中国负有责任。这是因为,中国儿童书的出版在20年代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水平,然而30年代以后却由于我国的侵略战争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我一直希望能为中国出版界做些事情,哪怕是一点点也好。”这一点我没有了解过,不过也从家长带来的儿童图画书中可以看出许多,到了书店,偶尔看看几本儿童书,也发现质地之差,画质就是电脑动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感到羞愧。每次到了大超市,我也看到家长与孩子在一起阅读的温馨画面,但是走近一看呢?发现他们观看的也就是这些画质差的书籍,但是,因为这样的数量太多,家长的意识被出版社的质量给蒙骗了,所以,只有从媒体人这边入手,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还有一句话“温和、宽容,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留给我的印象,他们的态度影响着我。倘若,在向中国孩子传播读书乐趣这一工作上,能尽一份力量.在我是无尚的光荣。而拙作如能对中国图画书的发展起些许作用,我将感到百分的高兴。”我深深的感到作者的平易近人,如果我们也能从本书中获得一些东西,或者仅仅是一个印象,我想作者也会高兴了吧。

现在说说第一个部分的内容:我的图画书论。我讲讲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几段内容。这里我想不断引用作者的话,因为只有他的话可以使我们更加的清楚。

一、学前期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在想象力和图画书这一段中,作者有许多精辟的话。

“书不是读字。如果读字能够算是读书的活,那么,只要是用日语写的书,即使是很艰深的书,是专书,我也能从头读到尾。但是,尽曾读下来,也不能算是读了这本书。只有真正理解了书中所写的事情,才能算做读书。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读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让我感觉到现在也有很多的家长,从小就急切的让孩子认识字,了解字,但是对于真正的理解故事,进入故事,享受读书的快乐,这个却没有给孩子机会。从书中我们知道,图画书的一个阅读是家长进行读,而让不识字的幼儿听家长读。

作者从一个实例,三种孩子听“一寸法师”的表现来说听故事的能力。“所谓听故事的能力,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儿童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

图画书对幼儿来说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这里就讲到了如果孩子想象力丰富,他就能从故事中理解不懂的词汇。而作者也说到了一些想象力很差的孩子,完全听不进故事的孩子,如果把图画书拿给他们看会怎么样,一起来听听。“如果把一寸法师的图画书拿给我所说的听不进一寸法师故事的孩子去看会怎样呢?他肯定会看到底,能完全看懂这个故事。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是自己没有能力想象出故事情景的孩子,如果看了图画书中的描画,也能借助它们在心中描绘出一寸法师的样子。当场面随着故事的进展发生变化时,新的插图又接上来使孩子心中快要模糊消失的形象清晰起来,就这样,在插图的帮助下,孩子在心中描绘出故事的世界,从而获得一种新的体验。这样,在用多种多样的形象丰富了自己的体验之后,人才变得能够想象、了解未知的事物。

把“一寸法师”变成自己的东西之后的孩子,在听赫夜公主的故事时,就能够以一寸法师的形象为依据,想象赫夜公主的世界,在心里描绘新的图景了吧?图画书在补充丰富儿童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问题是图画书的质量。孩子是根据图画书中的插图来进行想象的。他们边看插图,边在心里比照图画描绘形象,因此,孩子描绘的形象的质量当然要受插图的影响。如果插图的质量高,艺术性强,孩子心中描绘的形象也就好,反过来.他们心中的形象就会很贫弱。久而久之.决定了儿童想象力的质量。受二流、三流类型化形象刺激训练出来的孩子,用那样的形象驱动想象,他们看东西,也只能受那种形象的影响。”这里讲到了插画的重要性,作者举了一个“一寸法师”的例子,让图画书弥补孩子的还未充分发展的想象力。

“等进了小学以后才考虑读书问题就太迟了,在幼儿期就要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影响读书能力的关键,而这关键因素,就在好的图画书中。”所以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着重考虑孩子读书的问题。

二、给予图画书时,家长的考虑

从作者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作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给孩子看他们觉得有趣的书籍,而不是着重“教育意义”。有句话能表达孩子是怎么觉得有趣的,当看到一本书时,他“从内心深处,即存在的根底涌上压到一切的、强烈而旺盛的喜悦,这才是生存价值感最朴素的形式”。这句话概括出来,就是急切的喜悦,作者就是让我们给予孩子他们急切喜悦的书籍。,“我认为给幼儿读图画书是好事,不必顾虑别人怎样看。希望大家给孩子们该真正有趣的书——这点至关重要。请坚决地把那些带有实用目的的图画书推到一边去。”作者也从电视这个角色和家长这个角色对比,他说,在家庭中和孩子说话最多的,竟是电视。让我看到,如果家长多抽出一点时间给予孩子,和孩子一起看,给他讲他们喜欢的图画书,那么孩子们也会更加喜欢家长的。“不管怎样,请大家每天抽出10分钟、15分钟时间给孩子读点真正令人愉快的图画书。”

还有一段我认为特别好的话“但是图画书被用于过多的目的.反而使大人们忘掉了图画书最重要的东西。在各种各样理由和目的的名义下,图画书本来的乐趣被忘却,被从孩子们身边夺走。而且,越是冠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给孩子读书时的气氛就越难轻松愉快,有时候,图画书甚至成了折磨孩子的工具。请重新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图画书的乐趣吧。”

其实这样那样的目的,我们反复的提问都可能给孩子负面的影响。作者也提到会使孩子反而不喜欢看他们喜欢的图画书。因为看完还要面对家长,老师的连续不断的提问,有时候也让孩子感到反抗!“图画书对孩子们是快乐的。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那些厌烦每读一本书就要被问及感想的人,请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不也是这种心情吗?大人们讨厌做的事,孩子们也是一样。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读就是了,这是一个原则。有意识地提问,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大人的自我满足。不过。非常自然地不刻意地和孩子进行些对话,却是非常好的。总之,要自然。”

三、孩子喜欢的书和看书的形式

作者根据调查,经验说了很多孩子喜欢的图画书,他说到,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书,去问孩子们自己。确实是这样,有时候我们认为好看的有趣的孩子们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不是吗?作者列举了法国的《魔法的牛》,尽管孩子们不认识法文,但是也读得津津有味。作者是这样来描述好的插画的。“好的插图充分地描绘出故事中的世界,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中的画。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好的插画是如此重要。

对于看书的形式,通篇浏览,其实作者说了三种,那就是家长讲给孩子听,家长和孩子看图画书,还有就是孩子独自一人看书。其实我觉得达到孩子独自一人看书时,他的想象力已经很丰富了,所以他能沉浸在书中。

四、如何选择好的图画书,丢弃迪士尼和名作图画书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知道,选择一本好的图画书也并非易事。走进书店,书店里摆着多少各种各样的图画书啊。即使同一个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画也是这样,有的艳丽夺目,有的.朴实沉稳。从这样杂而多的书中挑出真正好的来,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者说过其实选择图画书的一个捷径,就是多看那些优质的图画书。那么哪些是优质的图画书呢?作者详细的讲了《小兔彼得的故事》。他说《小免彼得的故事》这样的画才是图画书插图应有的面貌。

从作者列举的一本好书中,可以知道“图画书并不一定大就好,小就不好。它取决于要告诉读者什么,或表现一个故事怎样画才合适等因素而采用大小、形状不同的开本。”所以像小兔彼得,它就是只有成人巴掌大的书。而《淘气的火车头》是大型的图画书。适合表现火车头逃跑去历险。

从书中,我也知道了,插画的颜色也不是非要鲜艳的。所以,其实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图画书的人来说,应该多看看那些优质的,培养鉴赏力。就像作者说的,眼睛接触了优秀的读本,选择的能力就高了。

五、丢弃关于名作图画书

“迪斯尼漫画电影就确立了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门类。那么我所感到的迪斯尼电影和图画书的异质性是什么呢?这差别恐怕就在于前者的色彩是光的运动,而后者的色彩却是失去了光的性质的印刷颜色。人们说迪斯尼图画书漂亮,是说颜色漂亮,但那实际上是死颜色,而且完全失去了在电影上看到的那种动感。死的色彩和像尸体一样不动的画,这就是迪斯尼图画书。”尽管孩子们喜欢迪士尼的图画书,但是我们也不要推荐。作者已经说明了。“所有的(我想可以这样说)所谓名作图画书都是缩写本,是和原作似是而非的赝品。“名作图画书”恐怕只能说是“原作是名作的图画书”,其本身则是粗制滥造的赝品,希望大家在给孩子准备图画书的时俟,首先从扔掉这些名作图画书做起。”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该和家长普及这样的观念,也该为孩子带来好的影响!还是谢谢张老师推荐的这本书,非常不错!我们应该经常看一看,并且对照现在的教学活动,找一找问题的所在,与家长一起让孩子感受图画书的魅力。

读书是读快乐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6

我的图画书论是松居直的三本代表作之一。松居直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

读完章节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后我的收获是:

1、在孩子六到十个月的时候给他看下关于交通工具的图画书。

2、带孩子去过动物园后给他看关于动物的图画书。

3、有关于家居用品的书也可以给他看下。

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章节之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中写到:“虽然每个孩子的个性或者成长环境有所不同,但是在出生十个月左右的婴儿身旁放一些图画书,他们会对这个东西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没有把书当做一种读物,而是当做一种类似玩具的东西。画着图画的四四方方的东西。用手翻开,会出现一幅画,再翻一下又会出现另外一幅画。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发现。再加上反复出现新的图画这一特征,孩子们变会觉得图画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如果翻开的书有自己认识的东西,如汽车,狗之类的那么孩子们就会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给孩子最初看的图画书要接近于孩子的生活。他生活中能接触看到的东西更好。

我家宝宝可以先给他看交通工具的书,因为经常出去,在马路上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车来来去去。

动物的.书可以在去了动物园之后。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见到动物的时间太少了,不像我们小时候,放学后会去放羊。白白的老母羊领着四只白白的小羊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追。古话说老马识途,老羊也会认路。会沿着乡间的小道一直跑进学校操场边上半人高的浓密的草丛中。家家户户几乎都有鸡,有的家会有鸭子或者鹅。现在这些动物,鸡鸭鹅猪,城市的孩子也要在动物园才能看到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