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1200字

本文已影响 2.5W人 

导语:《入殓师》电影里的人们对于死亡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可能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的原因。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入殓师》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入殓师电影观后感1200字

  入殓师观后感最新范文【1】

很多人的评论都只是局限于谈论生死的意义,这的确是电影的主题之一,不过这样理解电影就太狭隘了。可能很多人的思维都过分的被电影的名字限制了,入殓师这个职业是电影主人公小林的职业背景,只是这个职业特殊而已。入殓师,一个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一个让人有些害怕,让人瞧不起的职业,这部电影正是通过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展开故事,讲述一个男人经历生活起伏,最后成熟的故事,这才是电影的真正要表述的内容。

电影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是一个年轻的男人,凭着自己的决心娶到一个美丽的妻子,建立一个家庭,并努力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他满怀信心,背着妻子借债购买了一个专业的大提琴,希望自己能够在乐队里成功,由此实现求婚时许下的诺言。可是就如电影中所说,但现实是严峻的,乐队解散,为了还钱,小林不得不向妻子坦白自己独自买琴的行为,心中不免羞愧万分,接下来电影出现了和章鱼有关的情节,章鱼是深海动物,被捕到海面由于压力的缺失,章鱼早晚都会死,也许是为了保鲜,妻子买回来的章鱼才是半死的,而小林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能实现诺言,不能帮助养家,不能帮助妻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加起来小林这个年轻的男人万分沮丧,于是在妻子的同意下,小林卖掉大提琴,两人回到乡下。小林说:“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轻松。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这里电影通过小林的话语告诉我们第一个哲理,生活是现实冷酷的。

急需要工作的小林误打误撞的进入了入殓师行业。小林自己起初对这个职业是有误解的,所以并不是十分愿意加入,但优厚的报酬恰好可以缓解自己对妻子的愧疚,虽然担心妻子反对,但还是又欺骗了妻子,先勉强做下来了。在惴惴不安中,工作任务就来了,当模特装死人时出丑,参与处理的第一个尸体高度腐烂。开始的过程并不顺利。再次欺骗妻子的不安任然回荡在心中,加上工作的不顺利,小林有些打退堂鼓,于是第二天旷工来到河边看鱼,小林看到了鱼类的洄游现象,因为有些海洋鱼类的受精卵对水不能适应海水,所以每一代鱼类在繁殖季节从海水中洄游到淡水河上游出生地处产卵繁殖,由于在洄游过程中,鱼类是不进食的,且路程长达几千公里,由于体力消耗,产卵后的鱼类会立即死亡。触景生情的小林发出了疑问“为了死而努力,总归是一死,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加上之前女社员和小林的对白“(棺材的)材料和装饰不同,虽然烧起来也一样,躺在里面也一样,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也是由他人决定的。”这里导演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社长这时开车过来找到小林,并告诉小林这工作是他的天职。从电影后半部分女社员交代道社长是一个感性的人,社长在招聘小林时,看到仙人球开花,仙人球开花频率很低,一般很难见到,社长因此认定小林是他命中注定的。这也是社长坚持让要来找小林回去工作的原因。

接下来这段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这个职业的误解。因为小林的旷工,导致了工作的迟到。被别人毫不留情的奚落为靠死人吃饭的人,随后顾客和小林还有观众一起见证了整个入殓过程,社长面对依据冰冷的尸体,冷静、耐心,用准确温柔的动作,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顾客看到生前的妻子从来没有像死后被他们打扮的那么漂亮,非常悔恨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妻子,顾客非常感谢社长能让妻子这么漂亮的离开,在设在离开时送了一点东西。这次经历也让小林也开始渐渐体味这个职业的真正含义。电影在这里通过顾客前后对待他们一行人态度的反差来说明入殓师的遭到的误解,并同时起到改变公众对入殓师的态度,增加公众对入殓师的了解程度的作用。

  入殓师观后感最新范文【2】

夺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殡葬师》是这几年来最为人熟知的日本电影,虽然这部电影没能打破日本电影总体相对低迷的情况,虽然其拍摄手法仍然充满着传统日本现代派的写实风格,但是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无论是内容,情节,画面都安排得非常合理,这也是日本电影虽然不盛,但是从来不衰的客观原因。

《殡葬师》(为什么要叫《殡葬师》而不叫《入殓师》呢?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没有入殓师了,也没有入殓仪式了,只有国营火葬场的告别仪式,你去的时候人已经躺棺材里了,当然,入殓仪式本来也是中国的,这也是一个本来是中国但是被日本人继承的一种传统仪式。而中国只有殡葬师,也就是俗称的火葬场内部工作人员,而现代汉语词典里,入殓师也已经是一个历史词汇,而不是实际词汇,根据翻译,我们只能同等叫“殡葬师”而不能叫“入殓师”因为现代汉语有这个词,但是不能用。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入殓本来就是殡葬的一部分,传统入殓师也要负责下葬,所以入殓师和殡葬师也是可以等同的)

《殡葬师》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最成功的日本电影,但是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小成本文艺片,熟悉日本电影的人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大制作。

其中男演员本木雅弘本来是戏剧演员,也是新星。而女主角广末凉子本来就是国际级别的女星,你可以把她理解成日本的范冰冰这样级别的影星,但是人家可是正牌早稻田大学的,正宗考进去的(虽然肄业了)但是你能想象范爷考进清华大学(并且肄业)吗?至于配角绝对不差,其中就有山崎努,他是我上部影评《利休》的主角,是日本经典影星,和仲代达矢,三国连太郎,高仓健齐名的重要影星。

除了这三大主力外,这部电影还有一枚重磅炸弹,那就是久石让。久石头自从跟了宫崎骏发了家以后,就发了家,成了著名的音乐人,先后为北野武,姜文的多部电影配乐,可以说几乎没有不好听的。

我们回到这部电影本身。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老套,就是一个矛盾产生,矛盾解决的过程,而且这部电影还没有法国电影那种环环相扣的多重矛盾(比如《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其实只有一个次生矛盾以因果关系衍生出一个主要矛盾,然后通过和解这个矛盾来感动大众。当然,故事里还有一个隐藏矛盾在最后展示,并且在高潮处结束。

故事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城里的青年音乐家混不下去了,回到老家却找不到工作,无意之中干起了殡葬行业,受到了家人,邻里的误会,但是后来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误解,并且摆脱了自己的父亲抛弃自己的阴影,完成了人性的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样的电影在爱情剧和立志剧中比较常见。但是这部片子有着和以往这些简单剧情的剧完全不同的思路设计,这就使形式上虽然仍然老套,但是在精神内涵上却更胜一筹的效果。

以往的'爱情剧和立志剧,一般都会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特别美好的结局,比如男主角最终还是和女主角好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者主角最后摆脱了人生的低谷,迎来了事业的成功。这样的先抑后扬的传统文学叙事手法。但是,《殡葬师》虽然也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最后误解消除了,大家对殡葬这个行业有了正面的理解,但是实际上,《殡葬师》最后并不是以一种物质上的,形式上的,表面的成功来结束的,而是以一种精神的自我救赎来完成的,最后并不是谁和谁好了,谁成功了,而是主角最后想通了,顿时有烟消云散的感觉,而电影也就在这里结束,这也是这部片子精妙的地方,因为全日本这么多单身汉,其他他们都在期待男女最后分手,所以虽然在看电影时,人总是处在矛盾中,为了不让矛盾感产生,电影选择在高潮结束。

  入殓师观后感最新范文【3】

在我讨厌的事情中排到前三位的有一条是:谈人生感悟。这倒并不是我的阅历多么丰富,智慧多么出众,只是因为我觉得人唯一没有区别的是出生和死亡,至于中间的过程,我相信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生,而正是因为这点差别,人才之所以为人,才有所谓的人生意义。相对于没有可复制性的空洞的人生感悟而言,我更愿意讨论那个大家都将走向的终点。

在看《入殓师》之前,我并不知道它获得过那么多大奖,只是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而已。看过之后的感觉,就好像在路边书摊上淘到求之若渴却不得的绝版旧书一样,在安静的感动中,还有清醒的思考,要知道在这个商业大片泛滥的时代,能做到这两样中的一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故事是极普通的故事,人亦是极普通的人,只因为他做了一项极不普通的工作,所有的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人从生下来就是有偏见的,群居的人把这种偏见会固定下来,这就是禁忌。死亡对于人来说,尽管是无法逃避的终点,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忌讳谈论它,更别说亲自担任这项工作了。从失败的大提琴手转行做入殓师的大悟也毫无例外的受到人们的歧视和不理解,昔日的好友、相濡以沫的妻子、甚至连死者的亲属都觉得这是一件让人觉得羞耻的工作,他们毫无例外的选择了远离他。这正是人性的可悲之处,对不了解的事情就习惯性的选择顺从传统的看法,从来不愿意换个位置来感受别人,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宗教远胜过唯物主义信仰的地方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唯物主义只会教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斗争,它从来不谈人死了之后会怎样,而恰恰这个问题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宗教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这就是它的迷人之处。《入殓师》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作为人在有生世界最后一程,入殓的过程就是这生死之交的终极关怀。入殓师擦面、更衣、梳头、化妆每一步都做得尽善尽美,用大悟的话讲就是:要温柔。把死者最美好的容颜留在最后一刻,有尊严的离开。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令人惊叹,片头描述的是入殓师收殓一位年轻的姑娘,擦拭身体的时候,因为不能暴露逝者的皮肤,所以要盖上白布,结果入殓师摸到姑娘的下身竟然是男性,短暂的惊愕之后,他很严肃的低声告诉师傅,然后师傅很慎重的让家属借一步说话,因为遗容的妆分男女,必须要征求家属的意见。后来按照逝者生前的喜好完成了入殓,这种事死如生的态度让死者的父亲感动万分,也让银幕外的观众敬畏。

影片不仅仅是表现入殓师的职业艺术,更贯穿着浓浓的亲情。大悟的父亲早年弃家出走,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尽管在拉起大提琴的时候常常怀念父亲,但也一直不愿意原谅他,父亲则因为愧对他们母子,孑然一身在外游荡。直到最后父亲去世,阔别三十年的父子俩阴阳两隔,大悟收殓父亲的时候,用手暖开父亲紧握的双拳,看到小时候送给父亲的石头,终于完成了父子隔膜的最后沟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种生与死之间的交流,又怎能不让人感动?

值得一提还有影片的音乐,尽管大悟是个失败的大提琴手,但是影片的音乐却是绝对的大师级作品,厚重的大提琴声瞬间触摸到你心灵最柔软的部分,那是属于男人的忧伤,带你回到无边的回忆中。当你看到在河边堤岸上忘情的拉琴的大悟,当你看到如此近距离体验死亡的大悟,也许才知道什么叫透彻的领悟生命。

妻子再次劝丈夫改行,这时又来了一个电话。丈夫再次外出“干活”。

男主角经历了“入殓”人生中的又一个高潮。

他赶去澡堂为老板娘化妆。更令人惊讶的是:澡堂看门老头竟然是个焚尸工,下日本象棋是他的“业余爱好”。

男主角的下一个“活”,竟然是为三十年音讯全无的父亲“入殓”。

儿子用娴熟的手法,让父亲安详、庄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