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本文已影响 1.82W人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这几天在电视上一直听到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二爷爷说今天带姑姑、我、表妹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我们2时37分从家出发到电影院,爷爷买过票后进去看了看时间才2时50分,没办法,等呗!总算等到3时了。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这是我看之前在网上了解到的影片简介。

开播前,全场肃静,都准备好全心投入的状态,我心跳也加速,死死盯住屏幕,担心错过每一个镜头。

影片放到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时候,这一刻,现场隐约传来了抽泣声,也带动我积累多时的情感一下爆发,在眼圈打滚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影片随着时间,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带到了另一个场面。收拾了一下心情,从归平静,偷偷看了一眼身边表妹,她比我还要坚强,竟然对视微微笑了一下。

中间一段就跟看情感连续剧一样,讲述大学期间女儿方登和读研究生的师兄恋爱怀孕,因方登不愿意打胎而导致分手,方登把孩子生了出来。而弟弟方达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后来,自己开了公司,还开上宝马,带回了媳妇。

影片放了毛主席逝世的场面,我在想,影片是讲述大地震,关毛主席他老人家什么事了?接着放到了姐姐和弟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最后在汶川地震,同时参加救援队而相遇,却没有发生任何故事就姐弟相认,让我很莫名其妙,影片怎么可以忽视了这个过程?本来还抱有期待姐弟相认的感人镜头,最终都没有出现,直接就转换到弟弟带着姐姐回家见妈妈。

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已的女儿活命而同意把女儿的脚据掉,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的泪水掉下来。

在姐姐方登和妈妈元妮相认的场面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影片让我非常满意,特别是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在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亲人,正是这些人间真爱让场面感动,让观众落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后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面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 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己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直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直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非常真实,非常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唐山大地震,想必总所周知,是我们每位国民刻骨铭心的事件。在那场地震我们失去了多少,无法用准确的数据表达,唯一我们清楚的,是对离去的同胞们的悼念。

为了永远记得离去的同胞,拍摄了一部纪念性的电影,它就以原事件作为名字――《唐山大地震》。讲述着以一家为代表,描述震后的生活。它震撼了数千中国人民的心,即使过去数年,但它仍以崭新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生命是难能可贵,是多么重要。它与一切都截然不同,没有重复的机会,无论发生什么,它从不会倒退,只会冷漠地继续向前。由此,仅有一次的生命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一次地震,剥夺了多少个一次,无情地摧残多少的家庭。在这部电影中,地震带走了支持一家的父亲,留下孩子。不仅如此,两个幼小生命,只能存活下一个,那是多么残忍的考验。当母亲选择了年龄更小的弟弟,无情的巨石压在姐姐之上,那时,姐姐放弃了希望,缓慢合上双眼,缝中看着弟弟被救出。

可幸,姐姐没被死神带走,被雨唤醒了,被失去重要的人所留下的泪唤醒,没错,这是一场血泪般的雨,溶解所有的伤痛与哀伤,抹过所有的哀吼。姐姐无助地站起身,她没有立刻寻找母亲,而是迷茫地在灾区徘徊,她该痛恨什么?地震剥夺她的家庭?还是母亲剥夺她的生命?她什么都不知道。在她混乱的时候,一对救援者发现了她,是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他们领养了她,给她一个“家”。但是,这并不是她的家,她的家不在这,可她的家又不久前失去了,她无处可归。而这对夫妻收养了她,虽不是家,但至少是个归宿。她就这样接受了。

地震过去数年了,姐姐和弟弟都长成支撑家的人了。但他们仍未相聚,弟弟不知姐姐还活着,而姐姐则不知该如何面对弟弟,还有母亲。

陈旧的齿轮开始重新运转,姐姐被养父劝服,决定去见过去的家人。姐姐来到一间平凡的屋子前,迟迟没有按下门铃,直至母亲买完菜回来,母亲呆站在姐姐的面前,该是惊讶的表情混杂着忏愧。弟弟走了出来,仅有右手,左臂下垂着。这家人终于相聚了,每个人混杂着无数的思绪,四周沉默着。

终于,姐姐来到屋内,弟弟最先说话,接着母亲傻傻地跟上,姐姐也开始说话了。但是,她只表明过来看看情况,她并没有当他们是家人。这时母亲难以诉说的心情涌出嘴,突然对姐姐跪下,不断地诉说自己内心的忏愧,眼也不禁地流泪。

虽过去做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事,但毕竟是一家人。相互支持,相互原谅,这就是家。生命难能可贵,母亲也犹豫许久,即使选择了弟弟,但她仍希望两人都能活着,且好好活下去,就算自己生命为代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由于唐山的各类设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几乎被移为了平地,所以单单是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4.2万人,二十四万两千人啊,是几十万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这短短几十秒时间内就化为乌有了,无情的大地,让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成千上万个人变为孤儿,无依无靠,浪迹天涯……

在地震的时候,一位父亲不愿让妻子牺牲,只身跑进倒塌的楼房去救孩子,却被一块掉下来的大石板砸死了,就这样,元妮失去了丈夫。元妮在石头上绝望的哭,一是为离去的丈夫;二是为生死未卜的儿女。

后来元妮得知姐弟俩还活着,但是都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不管是撬哪一端,总有人会被作为支点,而被压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许多。救援人员问元妮:“到底要救谁?只能选一个。”

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着痛苦的抉择,元妮哪一个都不愿放弃,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们了,都要救!”这句话表明了元妮是非常爱他的儿女。

但最终只能就一个,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万般无奈之下,元妮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救——弟弟”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是呀,元妮是觉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听到了这句话,眼泪,慢慢的从她的脸颊上淌了下来。后来,姐姐大难不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被一对好心的警察夫妇收养了。

转眼间,大地震已经过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长大成人,在这32年里,对于女儿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烧纸钱,搬到了新家以后就天天一边烧纸钱,一边念叨说住哪儿了,在哪条街,哪条巷子,怎么走,怎么走……元妮天天自责愧对于女儿。

后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干成一番事业并且带着员工的弟弟不约而同地参加了抗震救灾活动,无意中听到弟弟和别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姐弟相认,一同回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元妮看到女儿回来了,高兴得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姐姐却沉着脸像个木头人,也许还在憎恨母亲。

元妮端着一个盆子,里面放着几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说:“看,妈妈没骗你吧,是妈妈对不起你。”姐姐没想到母亲在她小时候许下的诺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亲每次买的小学课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终于泪如泉涌。

这部电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或许现在我们还理解的不够深,但如果真正要我们放弃一个亲人,才能体会到什么事痛苦的抉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任何一位亲人。无论他(她)对你是好或是不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漫天的蜻蜓从川流的人群身边飞过,嗡嗡的声音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震撼着人的心灵,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在这座繁华温馨的城市。这是昨晚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出场场面。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许多感人的场面让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往下流,不过还没我想象中的多,准备了两包纸结果用了一包,呵呵。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终于谢幕,走出电影院时心里感动之余有些沉重的感觉,于是头一次想到回来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感人场面很多,在我心里最为震撼的有两个场面,一个是方登怀孕悄然离开十年后回来看养父,帮陈道明穿上羽绒服后,陈道明坐下拍沙发时的场面,那一拍,那一喊一下就把观众的心揪了起来;另一个是离开32年,女儿方登回到唐山,与母亲见面的场面,那几个通红的西红柿一下就揪起32年前的那个晚上的回忆,徐帆的那一跪一下就把观众的心灵震撼,那一句“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就让我的眼泪也一下夺眶“冒出来”。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无价,亲情的伟大可以包容一切。让陈道明(拍沙发)伤心的不是女儿犯的过错,而是女儿的离开,但当女儿回来之后,这十多年的错过一顿哭诉和责怪就完事了,除夕打的那个朋友电话,就知道陈道明有多开心了。相反,女儿方登32年对母亲责怪“不是忘不了而是记得清楚”就显得太不应该了,最后在墓地的“对不起”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对于母亲来说,这句“对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32年后女儿回家了。

这部电影还让我想到的是活着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相比死亡,人活着就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责怪、甚至仇怨在生命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32年的怨恨32年的内疚何苦来哉。人生活应该豁达一点,开朗一点,偶尔的不快,争吵就当随风而去,谁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

两人只能救一个,在那种情况下其实救谁都没有错,活一个总比死两个好。但在当时,作出那个决定,母亲的心是痛苦的,女儿的心是悲凉的。亲情和生命你会如何比较?当一个人和她的一个亲人(父母或兄弟姐妹或子女),只能活一个,那个人会怎么想呢?作父母的肯定会将活命的机会留给子女,做子女的会不会也是这么想呢?要是兄弟姐妹之间呢,会不会为了亲情将自己活命的机会让给别人呢?若一早女儿方登就这么想,我想也就没有这个电影了。其实人的思想和精神是随着生活年龄而不断升华的。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爱情,珍惜现在拥有的,好好生活。各位共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如果没有那一次大地震,何来一家四口的阴阳相隔;如果那三十二秒后,换一个选择,会不会消除三十二年的“仇恨”;如果……世间何来这些如果?

当弟弟和姐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两头,同时有生命危险,同时需要救援时,却只能选择一边,母亲的心中一定万分纠结:如果可以两个孩子都救,该多好。然而,世间何来这般如果!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是她至亲的骨肉,可现在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需要及时救援,晚一秒都可能没了生命,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

当母亲说出“救弟弟”那三个字时,同样被压在水泥板下、同样性命危急、同样是母亲孩子的姐姐该多么伤心、多么怨恨母亲啊?她不明白母亲为何不救她,我们只看到:镜头里,姐姐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双眼绝望地闭上了。或许,就在那一刻,“仇恨的高塔”便在她心中悄然搭起。

好在,姐姐最后奇迹生还,她心中一直对这件事不能释怀,以至她的养父养母最开始以为她是哑巴。后来,养父多次问及她在唐山是否还有亲人,她都选择沉默。哪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而是她根本不愿承认当年选择用她生命换取弟弟生命的妈妈真的是她的亲生母亲。32年,若不是又一场地震,这对母女间的误解或许永远不会消除。

好在,她最后选择了尝试原谅,回到了那熟悉的家。因为她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和她母亲面临相似艰难抉择后的那份悲痛——那不是母亲的本意,然而事实却逼迫她做了那样的决定!她明白了母亲当年的那种无奈与心痛。当她看到母亲为她准备的西红柿时,当她看到母亲一边道歉一边下跪时,当她看到那每年都买为她购置好的课本时,她感动了、后悔了、自责了、痛哭了……那时,她明白了:母爱的天平根本没有偏向哪一方,那救的是她的同胞弟弟啊!她明白了母亲这32年的煎熬与不易,连她自己也感叹:“妈,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呀?”她明白了这些年她有多对不起母亲,那“仇恨的高塔”瞬间夷为平地,不复存在,化为了无尽的'自责与悔恨。

然而母亲,虽然说她曾经的确可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她选择时的纠结以及32年的“自我救赎”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不喜欢女儿,反而有更深的爱。正如弟弟所说:“那一年地震,被摧毁房子都重新修建起来了,然而,母亲心中的废墟却再也不能重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是啊,如果32年前,母亲不是这样选择,哪来的32年的悔恨与痛苦,如果,母亲当时选择的是救女儿,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悲哀与痛苦?如果……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猛然间,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就在于每一个选择时母亲的煎熬和每一个选择后,她所承受的全部……

所以,让我们都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带着一种感动和震撼的心境写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观后感,很多年没有再看过如此感人的电影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故事讲的是方大强的老家是山东青岛的,当兵复员后,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强在地震中为搭救自己的龙凤胎儿女被压在了废墟中不幸遇难,妻子被丈夫方大强甩到了废墟之外得以生还,而一对儿女却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而女儿方登在这次灾难中幸运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女儿随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医学院,却因感情问题而怀孕无奈辍学,生下了女儿点点,靠家教度日,最后嫁到加拿大。儿子方达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劳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爱的儿子取名也叫点点,方达出息了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随处都想让母亲生活的更好点,无奈倔强的母亲依然惦记着地震中遇难的女儿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会找不到家"为由不肯离开居住32年的"废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都参加了抗震志愿者,在休息时弟弟方达和另一个年轻人闲聊时姐姐方登知道了对面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并随车来到了唐山,母亲下跪恳求女儿原谅,并带着全家去公墓看望父亲方大强,方登注意到父亲身边还有自己的墓,并说无论自己在哪生活,最终都要回来陪伴父亲。姐姐打开自己的墓地忽而发现了上学前父亲买的书包,弟弟方达把一大包书打开,原来母亲每年买书都买两份,一份给弟弟一份给姐姐,一直到高中毕业。姐姐终于知道了母亲这32年的不易,抱住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剧中张国强饰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体救回了妻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徐帆扮演的母亲,在经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煎熬下,孤苦、自责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儿重返故里认亲,在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儿忏悔般的祈求自己当年的艰难决定,看得我泪流满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后祭奠父亲的墓场,看到母亲每年给她买的书本和书包才知道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一个母亲的心,张静初抱着母亲忏悔的泪水彻底洗刷了当年自己的错误想法,还有陈道明扮演的一对军人夫妇,这对好心的养父母,把张静初视为亲生般的抚养了几十年,张静初怀孕后不想让养父担心,去国外留学,几年后,已经苍老的养父陈道明见到女儿后那种期待、激动之后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达了一个父亲思女、忧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员演绎的真挚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动容,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后就决定好好的恶补一下。看完之后,眼泪还没有干,一部戏好与否,不是画面是否宏伟酷炫,也不是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是情节能否打动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关自己的那个点。无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

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班门弄斧,我下面就谈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

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难和生死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人间炼狱,只因那里有你。在地震时,他们父亲英勇赴死的瞬间,让我感动了,谁都知道进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大爱无言!

纠结的爱,终究要做出取舍,一头儿子,一头女儿,那是怎样的痛啊!无法形容,即使我现在假设性的在自己内心选择,也是泪奔的!然而那个决定的一瞬,却是悔恨内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红柳绿,如何对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凉,捎带自虐式的救赎。可是孰知天灾下的生死,活,已是万幸了。

对于子女,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形式上的偏爱,可是内心天平的势均力敌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时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样的。

爱的守护与恨得执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样的场景再现,同样的悲痛,面对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为当下唯一的标准。当一位母亲执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后的懊恼、内疚、痛彻心扉。或许刹那间明白了母爱的矛盾与纠结,或许在失去双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亲。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团圆,可是母亲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说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爱怜,是庆幸,是自责,或许也有一些是如释重负了吧!毕竟活着。

可是错失的那些流年里,彼此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过活呢?

一个守着内心的废墟,救赎似的等;一个是怀着执念,愤恨似得无处宣泄。

但是32年的等待总算没有荒废,命运又让他们重聚,让所有的.误会和不理解在爱里消融。

结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

不过剧情里我们要提的还有就是养父养母,尤其是养父的那一份宽容与爱。当看到战友邀请父亲去过年时,电话里的那一番说辞,让我们几乎也要泪崩。

“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开”,言语中的骄傲和满足,更加衬托出父亲的那份孤独。

整个剧作的基调是深沉的,但是爱却是厚重的。

愿所有的爱在最好 的年华陪伴最亲的人,愿爱永恒!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这部电影改编在一部小说《余震》,也许是小说写的太好了,以至于这部电影让我感觉是一部很伟大的电影。

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主旋律的电影,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那些事,它描写了人间真情,看似没有更崇高主题,实则耐人寻味,无意义中透出了真正意义。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似的灾难大片,那不如去看《10.5级大地震》或《2012》,这部电影虽只有约前一刻钟在直接描写唐山大地震,但在一定特效下让人也稍微体验了一下23秒大地震的巨大能量,看到了那些高亢的革命标语在地震面前恁的1不堪一击。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在讲震后的事,大震一下就过去了,但是震后心理上的伤痛怎能那么快过去呢?

这确实不是灾难大片,而是一部温情剧情片。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讲开去,爸爸为了救老婆孩子死了,废墟中一根水泥梁两头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现实条件只能救一个,妈妈元妮万般无奈选择了救弟弟,弟弟救出来了,但少了根胳膊。妈妈以为姐姐肯定没法活了,但没想到姐姐后来居然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并被救灾的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方登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为什么妈妈会不救她?这让她想不通,这不是恨妈妈,而是一种绝望。乃至之后的多年里都有点忧郁。

徐帆饰演的妈妈元妮,是一个具备传统优良品质的妈妈。她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给丈夫和女儿烧香,并告诉他们怎么回来过节,儿子不理解她。是啊,儿子怎么能够理解她呢?她常说“真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一个亲人离你而去,那份痛苦不就是这一句话吗?她爱他的丈夫,是因为她的丈夫爱她,并为她付出了生命,她爱她的女儿,为她当初难以抉择时放弃了女儿而愧疚了32年。她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她只能默默承受这个压力。为此她不愿意找老伴,除了爱生活中的儿子,她也爱失去的丈夫和女儿。每当她烧化纸钱的时候,她都回忆着。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呢?然而她又从中感觉着快乐,是啊,有她深爱的丈夫女儿的照片牌位陪着她,她又随时能够跟他们讲讲话,她又何尝不快乐呢。她为了自己的丈夫她不再成家,为的是只给自己的丈夫当老婆,哪怕丈夫已经死了,她也觉得值,这种看似过时的思想中,又体现了她对过去是怎样的不能释怀,体现了她对她丈夫多么真挚的爱!这份坚持是美好的,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对她的这种做法说三道四。她在坚持这份信念中也确实得到了快乐,这是因为地震夺取了她亲人的生命,但她的意志并没有击垮,她的家庭也没有击垮,她仍然生活在四口之家里,虽然是两个活着的和两个死去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今天我看了一场电影,名字是《唐山大地震》,电影向我们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元妮一家的遭遇。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所有楼房在23秒内都变成了废墟。元妮有幸逃了出来,可她的丈夫却为了救她而掉进了地震形成的裂缝里,再也没出来。元妮疯了般地寻找她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八岁的方达和方登,终于她在废墟下面发现了他们。当救援人员赶来时发现这对姐弟不幸地被压在同一块预制板的两端,如果救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得被压死。元妮发出了绝望的哭嚎:“都得救呀!都得救呀!”救援人员发出了最后通碟,如不尽快做出决定将去别处救援,万般无奈下元妮做出了救儿子的决定。听到“救儿子”这三个字,她的女儿方登顿时心如死灰,眼泪冲出眼框,并喃喃着:“妈妈,救我!妈妈,救我!”很快方达、方登被挖出,元妮抱着方登嚎啕大哭,感觉对不起女儿,方登被放入尸体摆放处。因为方达受伤,她很快就随儿子到医院救治,最终方达失掉了一只胳膊。

一场大雨过后,奇迹出现了,方登被雨水冲醒了,她很快被解放军救起,并送到安置处等待家人认领。由于家里人都以为她死了,所以等了好久也没人来认领她,这时,一对参加救灾的解放军夫妻领养了她,并给予她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大学生。方登心中始终忘不了妈妈救弟弟的选择,并对妈妈充满了仇恨。

32年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方登想起了当年的唐山地震,所以她决定去当医护人员拯救他人。方达也前往汶川当志愿者,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方登遇到了弟弟方达,并互相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她决定跟随弟弟回家。

到家后,方登发现自己和父亲的遗像正挂在墙上,再看看下面,是洗好了、泡好了的西红柿,想起了在唐山地震那天晚上的事:方达和方登都要吃那唯一一个西红柿,元妮说:“方登,你大,把这个西红柿让给弟弟,明天妈妈再给你买。”结果那天晚上大地震,方登再也没吃到妈妈买的西红柿,妈妈遗憾终生。看看遗像,再看看盆中的西红柿,她知道妈妈没忘记她,心中的恨顿时无影无踪了。

看电影时,我多次被电影中的画面感动,多次泪流满面,深深地融入于电影情节之中。虽说是部灾难片,但电影中充满了爱,有祖国对受灾地区的关爱;有志愿者、解放军对受灾群众的爱;有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真爱。

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要懂得爱,体会爱,释放爱,让爱充满世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影片的开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旧唐山的风景画:繁忙的人群,密集的楼房,飞扬的标语,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突然,天空中有成千上万的蜻蜓慌慌张张地从远处飞来,似乎要有什么灾难即将来临。

方大强是某工厂的工人,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妻子叫李元妮。在1976年晚,方登和方达为争一个西红柿而吵架,妈妈对方登说明天再给她买,方登才消气,但是这一等却等了三十二年。

1976年7月12日晚,方大强家,方登和和方达正在睡觉。方大强和李元妮在离家不远的工地上。家里书桌上鱼缸里的鱼在不安地游来游去,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急躁。工地里的工人们都要收工了,塔式吊车也已停止了工作。远方的地平线,毫无预兆地,突然闪起了紫色的骇人地光,紧接着一场灾难来临。裂纹突然爬满了房子,地面也变得起伏不平。方大强拉着李元妮跑,而方登和方达尚在屋内。刷着标语的墙在颤抖着,塔式吊车垮塌了下来,很多未能及时逃出的人们被急速落下的砖瓦无情地掩埋。方大强和李元妮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住的房子飞快地坍塌。23秒,地震将一座繁华的城市化为满目疮痍的废墟,使上万儿童失去了父母,上万父母失去了孩子。风平浪静后,幸存的人们开始清理遇难者的遗体,并寻找幸存者。方大强在地震中被掩埋,在余震中丧生。李元妮悲痛欲绝地咒骂着上天,同时又意外地发现方登和方达依然存活,却被同一块水泥板压住了,救一方的话水泥板就会向另一边倾斜,从而致使另一方被压死。于是李元妮面临着是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痛苦抉择。最后,从李元妮的口中无力地飘出了三个字:救弟弟。话轻飘飘地,仿佛是在喃喃自语......

数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缺了一条左臂的方达成为了一所公司的老总,并且娶了一位叫小河的妻子。方达曾多次劝母亲搬到新居去住,可是母亲怎么也不同意,因为她相信她丈夫和女儿的魂魄终有一天会回来看她的,怕他们找不到家。李元妮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失去。”汶川地震时,方达赶去救灾,意外地碰到了唐山宋志永救灾小分队和他的姐姐——方登。

方登还活着。

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被雨浇醒了,后来被一解放军家庭收养,后来搬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当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时,因为自己曾学过医,赶去汶川帮忙救灾,不想竟阴差阳错地碰见了方达,并通过他与宋志勇的谈话得知母亲一直为此事内疚后,认出了方达,并与他回到了家中。方登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早已为她洗好的,泡在水盆中红润润的西红柿。“我没有骗你。”母亲说着,已是泪流满面。这一家经过三十二年风雨后,终于重归团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今天的语文晚自习,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触甚多。一部小小的电影却在每一个细节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当然还有爱。

看着电影中房屋倒塌的那一刻,突然觉得人和自然相比,实在是很渺小。虽然人们会利用自然,会预知天气,但面对这样的天灾却束手无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人类能控制,能预知的的灾难。就算以后能够预知,但能阻止或逃避吗?因此,在抗震,救援的同时,也得学会尊重自然。

地震后那个选择的画面,相信许多人都记得。母亲在绝望之中选择救儿子,这对女儿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正常的。并且幸运的是,她的选择是对的,儿子和女儿都活了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中有许多选择题等着我们选择,选错一两题没有关系,但错得多了,可能会后悔一生。

不论是地震中的母亲,还是那对领养孩子的夫妻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孩子。地震中的母亲很坚强,相信自己可以照顾好受伤的儿子。当儿子放弃考试,放弃戴假肢时,母亲都给了他正确的方向。那对夫妻也通过对养女的关心与理解和女儿一起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儿子长大后要独自一人去外闯荡,母亲尽管满眼的不舍,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还是坚决地关上门,面对别人甚至是儿子要她找个老伴的建议,为了死去的丈夫,她都一一推辞,准确来说应该是拒绝。当儿子有钱有车有房时,儿子要为她买新房子,她不同意,也是为了丈夫和女儿,怕他们的魂找不到家。这迷信的话在此却让人十分感动。忠心,爱子之心在此处都得到很好的展现。

而那对夫妻对养女的爱也不亚于那位母亲。他们理解养女,尤其尊重女儿的意见,这也让养女能很快对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虽知道自己很爱养女,但仍能支持养女去唐山寻找亲人,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当电影接近尾声是的那次地震,女儿主动投身到抢救中。一位母亲为了他人的生命竟同意截掉亲生骨肉的一条腿,而往往在灾难过后才发现,人原来是如此脆弱。在截掉亲生骨肉的腿后,原本坚强的母亲在那一刻崩溃。这时,女儿才知道当年母亲也是一样一爱她。

电影到后面,在女儿回家后,尽管还有那么一点隔阂,但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跪下的瞬间,即便是心如铁般冰冷坚硬,也会被母爱融化得只剩下温暖。故事到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毕竟在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都说人类征服了自然,但当自然灾害来临,人类却是如此的渺小……

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在短短的几秒内,一个平静的城市瞬间灰飞烟灭,成为一片废墟!

我是河北省人,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为受难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当年的惨烈灾难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亲母亲,在地震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还在家里的两个孩子,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将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难。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儿在一场大雨后奇迹般生还,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因不能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亲人,永远是亲人,当回到久违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亲为自己洗好的西红柿;看到母亲下跪道歉;看到母亲给自己买的书本和书包,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为这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

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们感动着。灾难过后,在救援人员还没到来时,幸存的人来不及为亲人们哀悼,毅然团结起来救援同胞;无数的英雄解放军同志们为了抓紧时间,顾不上吃饭睡觉,不分昼夜地寻找生存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一切挫折困难。虽然唐山损失惨重,但我们不同情唐山,相反,我们对唐山充满信心。如今,唐山没有让我们失望,在大家团结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从灾后重建中恢复,经济迅猛发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明争暗夺,私下里竞争激烈,团结已被人们遗忘,却不知这只能让自己和团队,退步,却步,而迟迟不能进步!就像有了创意、时间、行动,却没有团队。即使你一个人单打独奏,没有团队的合作和团结,齐心协力,是不会有所突破和进展的!愈是达成目标,愈要团结互助,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看完电影,我们感动,感谢,更要感恩!幸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灾时遇难的同胞,感激全国人民对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们,在快节奏地生活的同时,应该抽时间去看看我们的亲人,珍惜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感恩他们对我们的爱护和关怀,留住身边的幸福时刻。亲人,这是多么温暖的字眼,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亲人,感恩社会,让感恩的心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