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问答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本文已影响 2.65W人 

语文答题技巧 :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重点讲讲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

重在平时

一、考点:记叙文的标题

常见题型:

(一)标题有什么作用?(或问文章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标题的'含义:需要从两方面回答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

例题练习:

1.文章题为“背影”,有何作用?(《背影》)

答:题目“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标题有何含义?

答:题目(一语双关)的手法 题目的两层意思:①表面意思,爸爸养的花儿凋谢了。②深层意思,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爸爸的去世,而又代表着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三)给文段拟标题。

答题方法:⑴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⑵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二、考点:线索

常见的题型:

(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题方法: 寻找线索的方法①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1. 以时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就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时间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1月18日——2月17日夜1点钟——3月2日——3月21日——3月29日。

2.以地点的推移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由一个地点转到另一个地点,人物活动空间很大。

3.以时间的变换为线索和以地点的推移为线索有时又是交叉不可分割。

如《登上地球之颠》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在8500米——第二台阶处——要“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4.以人物的行踪(见闻)为线索。

如《最后一课》一文就是以“我(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5.以一件事情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就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6.以一物为线索。

一物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如《羚羊木雕》一文的线索是围绕“羚羊木雕”来展开的,它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时,一物还具有象征的意义的事物。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花儿落了”一语双关,既指爸爸种的花落了,又指爸爸的生命。

7.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和三海经》一文就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憎恨、讨厌——敬重、爱戴(阿长)。

另外,有的记叙文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的,巧妙的运用多个线索。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线相互交织。文章《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线和暗线两个线索:明线是,

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总之,阅读记叙文时,找出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本文线索的作用?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三、考点: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常见题型:

(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

(二)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