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三年级作文

精选三年级春节作文五篇

本文已影响 5.76K人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春节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三年级春节作文五篇

三年级春节作文 篇1

今天早起,我洗完脸、吃了早饭、梳好头,然后荣荣姐姐来找我玩,然后我和荣荣姐姐去我奶奶家,然后我们去找弟弟、二亚,然后我们就盖了四个很漂亮的小房子,我们还玩捉迷藏玩得很开心。

玩了一会 到中午了我们就回家了,我今天很开心。

三年级春节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市,每年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大多数城市一样,福州人也有着自己过春节的方式,下面我就以我家的为例,向大家介绍介绍我家乡过春节的方式。

春节的那一天,与大多数小朋友一样,我早早的就被妈妈叫醒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来到饭桌前,妈妈端上一碗又热又甜的年糕——这是我们每年春节必吃的早餐。吃过早餐后,我就与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妈妈要趁早上的时间把买来的年货都处理好,可以说年夜饭的准备从早上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午饭时间,我们早早吃完饭,不必吃得太饱,因为到了下午一点,我们还要吃一碗加了蛋的寿面,这也是习俗,表示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就到了过春节最精彩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吃年夜饭!那时,全家欢聚一堂,喜气洋洋的。桌上摆放着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有:鲍鱼﹑螃蟹﹑螳螂虾还有很多海鲜……开始动餐了,大人们喝啤酒,我们小孩喝饮料,说着祝福的话,向大人们要压岁钱。到了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边看边吃,一直看到了临近十二点,新年的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拿起烟花到小区门口放烟花,满天的烟花犹如祝福一般,洒满整个夜空,预示新的一年会更美好。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欢乐而祥和!

三年级春节作文 篇3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每家每户都备足了年货,有鸡鸭鱼肉,好酒好烟,糖果瓜子…。

春节又是个开心的.日子。大年初一,我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阵刺耳的爆竹声吵醒了。爸爸叫我快点起床,等下带我去祭祖。我赶紧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跟着爸爸出发了。只见爸爸一手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鞭炮,一手拿着一对又粗又长的点燃的长香。到了祠堂门口,大家都在那里放鞭炮,人山人海。

祠堂门口烟雾弥漫,连人都看不清,那炮声震耳欲聋,鞭炮四处飞溅,好像要把新年的祝福传递给每一个人。放完鞭炮,大家互相拜年,说着一些吉利的话。祠堂里准备了喜酒、糖果、瓜子……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有说又笑。我也没闲着,跟着小朋友去捡那些没点燃的散炮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心想事成,开开心心。

三年级春节作文 篇4

大年三十上午,我和爸爸去家乐福买年货,一进家乐福人山人海应有尽有,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挑选,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刚进门我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是妈妈大厨烧饭菜的香味,我不敢犹豫生怕那些山珍海味落到别人的嘴里,赶紧跑到厨房“偷吃”。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剪窗花,贴对联,妈妈在打扫卫生,奶奶在试着穿新衣服,全家人都在高兴地忙碌着。晚上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带着烟花下楼去广场放烟花,广场上已聚集了许多的小朋友,烟花可就更多了,有的像火箭,有的降落伞,有的像雨伞,有的像“小精灵”,颜色更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放完烟花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除夕之夜一顿必不少的大“餐”春节晚会,各类相声小品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我更是期待着爸爸,妈妈的新年大红包。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快乐春节。

三年级春节作文 篇5

岁时节日由来已久,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简单地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了节气令。

与二十四节同时并行的节日,在我国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间。确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圆缺为记。所谓朔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称元日,正月的朔日,谓元旦,旧历新年之始。元旦为一岁最早的节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延续至今,虽改称春节,但民间仍然习惯称新年。

年,既是时间概念,也是记时单位。年节无凝起源于计时单位的年。人类在漫长的蒙昧时代,没有时间的概念,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逐渐从天象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一套测定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我们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渔业为生的旧石器时代,就对寒暑来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万物生长和成熟的季节,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掌握耕作时节、不误农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这对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结束了人们盲目度日的状况,开始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称出现较晚。根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招,周代才称之为年(后来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为载,唐肃宗三载公元758年,又改为年)。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从他们的远祖弃的时候起,既好种树麻菽,弃被人民推崇为农业的始祖,号称后稷。到公刘之时,仍然务耕种,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的民族。因此,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年解释是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庆丰收。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

在先秦时期,各地各代的历法不一。西周时行周正,即以建子为岁首,(周历的正月相当夏历的十一月)。同时在豳国又行豳历,豳历的岁终是十月,即周历的十二月;豳历的岁首为一之日,即周历的正月,夏历的十一月。在《诗纪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基本上已到了十月,进入冬季了。冬季室内是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人们收得枣子,酿制美酒,庆丰收,敬老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脐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美酒牺牲,欢庆新年,成为一项隆重的庆祝活动。与这种人的欢庆活动相对的是对神的敬献。在丰收之后,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饭、新谷酿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在《诗纪周颂》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时唱的乐歌《丰年》:今年粮食收获多么多呀!粮仓是那么高大,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来祭祀祖先妣和神灵,让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

周代的这种欢庆丰年和祭祀活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来临,这种天定日的祝丰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