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成都行散文

本文已影响 1.14W人 

隆隆前进的火车奔驰在崇山峻岭间,穿过大大小小的隧道,仿若一条巨龙在咆哮奔腾,天堑、巨石、深山中偶尔见到的各色建筑都快速向身后掩去。封闭的车厢内声音嘈杂,人们呼吸着列车中特有的气味儿,或低语或高声谈笑或玩扑克或躺着小憩或独自一人低头沉思等,通统构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火车人生。

成都行散文

我静坐窗边望着窗外,思绪盈盈飘散。成都,那个又被称为蓉城、锦官城的地方,有着使它自豪也令世人熟知的称号——天府之国。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曾经去过那里的爷爷讲,“成都是个好地方呀,到处都是好吃的,我娃乖,等你长大了爷爷就带我娃去。”虽然爷爷直到去世也没有带我去那个被他念叨过无数次的好地方,但它的名字却被轻而易举地镌刻在我幼小的心里,使我对成都产生了无尽的渴望与期盼。而今,长大的我要亲自去往那个地方了,心里没有激动,是平静还含着淡淡愁绪的。

列车进站了,在酷暑时节的夜晚,我走出车站,双脚结结实实地踩在成都的土地上,曾经对它的幻想渐渐远去,取而代之地是对它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触摸。我看着前方似乎望不到头的人群,等候着带有蓉城字样的绿色出租,身体开始出汗,汗珠子顷刻间就汇成了汗水从脸上、身上流淌下来,像是一条条小虫子轻轻爬过。我正感到闷热难耐,谁知一阵清风吹来,凉飕飕的,将身上的汗水带走了,也将身上的浊气带走了,顿感清爽。在成都的日子里,街角或者路边,我总会遇到白皙俊俏的女子从身边走过,是禁不住要多看几眼的。在心里悄悄思量,成都女子嫩白美好大概就得益于这种自然贴切的大汗淋漓,得益于成都这所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从而这里常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并且多静风。这种痛痛快快出汗的感受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都之行,就像那儿夜晚的雨打树叶声,至今回忆起来还印象深刻。

在夜间睡得深沉的时候,我仿佛听见了窗外雨打绿叶的声响,噼噼啪啪,更觉夜深寂静,一个慵懒的翻身便又再次入梦,在半睡半醒间享受着那种清凉恬静却又略显萧瑟的'诗情画意。清晨,当透过稀疏的窗帘可以感受到新的一天来临的时候,没有滴答的雨声没有沙沙的风声,一切都已经归于平静,使我误以为自己仅是做了一场关于夜雨的梦,可当我在酒店二楼露天庭院里享用早餐的时候,看到了湿润还滞留着水洼的地面、青翠挂着水珠的竹叶。庭院两侧的大树长得蓬勃,枝叶繁密,形成了天然的遮阳伞。在靠近里侧的一边,一排排参天的竹子构成了一道屏风,挡住了隔壁的人家。几张匠人打磨光滑的石制圆桌椅交错有序地摆放其间。轻松随意地坐在那里,我似乎听到了时间轻轻走过的脚步,生活慢了下来,又像是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我记得那个时候,人们经常坐在自己家的小院里,悠闲地吃饭唠家常,任时光静静流淌。

天上午,我去了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据景区导游介绍,“我们所在草堂景区占地面积近300亩,基本上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进入草堂景区,只见小桥流水,翠竹参天,曲径通幽,给人一种既庄严肃穆、清丽俊朗又古朴典雅之感。我们沿着中轴线向北行驶,跨过石桥,来到一座通堂式敞厅面前,这便是草堂大廨。一副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的长联悬挂其两臂:“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使人无尽遐想与感怀。

“少陵草堂”碑亭位于工部祠东侧,象征着杜甫的茅屋,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这里不似草堂其他各处那般堂皇,是简陋与寒酸的。逼仄的处所,低矮的屋舍,窄小的门窗,一厨一卧一床一桌一椅之外,竟无转身之地。可只有这里才是人们想要到达瞻仰的所在吧。就是在这里,那个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诗圣杜甫写出了著名的《春夜喜雨》、《蜀相》以及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200多首诗篇,留给后人追思与膜拜。整个草堂景区,也唯有这里,才是草堂的精髓所在,才能够追忆凭吊那遥远的沧桑灵魂。因为它是最真实的存在,客观真诚地展现、折射出这位名垂千古的伟大诗人的生存状态与辛酸无奈。那一刻我想起了在工部祠与诗史堂的诗人全身铜像和半身塑像,那双目睹并且经历了无数苦难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前方,他会看到而又能看到什么呢?

从草堂出来,正午的阳光正烘烤着这座城市,汗流浃背的我站在马路边看着匆匆的人群,忙碌的街道,感到饥肠辘辘。沿着浣花溪步行至陈麻婆豆腐店,不大的店面已经客满,有的食客们正吃得热火朝天浑身享受,有的食客还在耐心等待着,偶尔看一眼邻桌的美味珍馐,竟不自觉得要咽一下口水。眼尖的我看见一位大爷边站起身子边用自带的手帕满足地抹着嘴巴,就猴急地迎了上去。我们相视一笑,那简单随意的笑容里有着理解与会意。就这样,我终于等到了一个屋角的座位,在弥漫着麻辣鲜香的浓郁气味中开启了自己探寻成都美食文化的序幕。一勺麻辣豆花入口,我的味蕾立刻迎合那种刺激,接着五脏六腑便鲜活了,一种很难忘的味道被我记录了下来。在那些日子里,我看见路边、桥头的小摊店自然亲切,颇具个性,还不惧商贾;装潢讲究的饭店,环境优雅,菜品多雕饰,却也放下身段,乐于接纳寻常百姓。不分贵贱不分阶层极具亲和力的各色美食尽入我腹中,钟水饺、担担面、抄手、夫妻肺片、火锅以及那“咚咚咚”连响三声的三大炮等等,一种富足感涤荡心间,是平实而幸福的。

我走大街行小巷,用一种成年人平和安稳的态度触摸感受着这座千年古城所散发的魅力,用心体味着川人的精明能干与豁达包容,而精明能干与达观包容似乎也成了这一区域人们所共有的心理品性。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身处川西平原腹地的城市“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才孕育了成都人与生俱来的包容与大度,平和与闲适;也因为成都被山水所包围,他们历来就深感地界逼仄之苦,所以他们又精明能干。我看到卖报纸的大爷将已经售卖的报纸轻松自在地回收重新售卖;整个大环境都在支持他们的小学生积极参与义务导游的活动;成都的大街小巷、公园、河边等等遍布了数不清的茶馆,那里的人们总有一份享受一杯清茶的闲适心情;饭店、餐厅定点营业定时歇业少了些疲惫不堪与浮躁功利,多了些品味生活的优雅与从容,留出了人与物回旋和继续前进的余地。我感受到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哲学弥漫在成都的空气中,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已经化作了一种精神、一种深入成都人骨子里的浪漫温情。

成都,这个拥有天府之国盛誉的城市,在顷刻间成了我心目中的桃花源,除了众多使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我更感动于成都那所城市可以将保护传统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如此贴切自然。在那里,古老文明和传统技艺仿佛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现出了独特迷人的风采。

人们在古香古色、温婉隽秀的古镇悠然生活,去河浦洗菜回家做饭逗弄孩子,平淡自然又随性,与周围的景致贴切地糅合在一起,我感受不到刻意雕琢的痕迹,心里便熨帖了。对于来了走了的游人,人们偶尔也会看上一眼,是全然不在意的神色,然后他们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波澜不惊。古镇因了这里世代生活的人们少了陈旧腐朽的阴沉气息,而古镇也为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逸美好的栖息之地与浪漫之所,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达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在位于蓉城市中心仅两三百米的宽窄巷子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结合了川西风情的北京四合院建筑。我悠然漫步在那里,阳光透过重叠的树叶婆娑斑驳,虽然早已经感受不到那遥远年代的等级森严,也觅不到那个年代达官显贵及仆人们的身影,但是看着如今充满了浪漫情调及各种流行元素的商业街区,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和不断按动快门的咔嚓声,恍惚间,我还是忘了前世与今生。

一日傍晚,我在琴台路人民公园观看了一场名为“蜀风雅韵”的川剧表演,初次领略了川剧的风采神韵。可我终究是不懂戏曲的,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只是看了热闹连带着普及了一点有关戏曲的常识而已,这样看来,很是枉费艺术家的倾情表演了。在那里使我觉得有意思的还有剧院推出的观众扮相体验以及民间手艺人的多种技艺,如掏耳朵、揉肩、挠痒痒等。掏耳师傅在光线暗淡的剧院里,头戴矿灯,手持特殊工具正在为一些观众提供着他的绝活“小舒服”,我似乎都能听见铿铿的金属声音,再看那位观众酥麻的表情,就知道他有多销魂了。优雅的唱腔与手艺人精湛的技艺,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在这里也相得益彰,和谐至极。

成都越使我迷恋忘返,越使我沉醉,我便越是渴望去往一个地方诚心膜拜,那个孕育了肥沃富饶的川西平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那个闻名世界享誉世界水利工程鼻祖的所在。穿过了都江堰(古称灌县)古镇的街道,诗意南桥就已经矗立眼前,就在我抬头欣赏桥头两端的书法楹联、三层重叠翘脚飞檐以及重檐彩塑的珍禽异兽和各种民间传说人物的时候,忽然有一种轰轰隆隆的声音不可遏制地传入了我的耳中,踩踏着我的心房。我急于寻找声音的来源,快步走上了南桥,无视桥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

“哇!我的天!”,我看到了奔腾而下的一江碧流,心里瞬时被深深震撼。那是怎样的一江碧流,倔强张扬冷峻而又刻意收敛顺服!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使我震撼不已的汹涌水流就是那曾经的桀骜岷江。直到我登上了伏龙观,凭栏远眺那汹涌奔腾的岷江水,我看到了自己方才经过的美丽廊桥——南桥,我才知道使我一直不能平静的大河便是那曾经无数次祸害蜀地先人的狂妄岷江。人类何其伟大何其智慧,能够使如此狂躁愤怒的岷江水甘于被驯服,在此过程中,人类又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挣扎与牺牲!我开始在心中呐喊——后人何其幸,何其幸!我在烈日下沿着宝瓶口一路向上,途径飞沙堰最终至鱼嘴分洪处,看到了奔腾咆哮的岷江怒吼着冲向鱼嘴,却又在触及鱼嘴的瞬时变得温顺乖觉,秩序井然地分成内江、外江两股巨流,汩汩地流向该去的地方。遥想蜀都先人曾经面对四川盆地那一片泽国,我仿佛看见了无数布满困苦与苍凉的眼神,令人无限悲恸与哀怜。

都江堰凝聚着东方人类智慧,李冰父子有首创之功,历代的地方官员有维护之济,还有那数不清的蜀人们的艰辛付出,才有了东晋常璩“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说法。那些曾经穿梭在无情岷江水中的疲惫治水身影已经难以寻觅,然而像“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等古老的人类智慧依然在熠熠生辉。

我站在鱼嘴分洪处,长久地注视着不远处的二王庙袅袅升起的香火,被搅得天翻地覆的心一点点归于平静,随之而来的疲惫感却渐渐将我笼罩,感觉累了,想要回家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