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文言文

《文言文》知识点15篇

本文已影响 3.13K人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知识点15篇

《文言文》知识点1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文言文》知识点2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5.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7.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文言文》知识点3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四、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辄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

9、力:力叮不释(名作状,用力)

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

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下役(被动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

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

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

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

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译:(这画)岂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2、成以其小,劣之。

译: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

《文言文》知识点4

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知识点之《陋室铭》?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斯:这? 。 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文言文》知识点5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乐滋滋的)

2、以天下之美尽在已(美:美景)

3、至于北海。(北海:北方的大海)

4、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转)

5、望洋而若有叹曰(望洋:仰视的'样子)

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

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二、通假字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径,直流的水波;辩:辨,清楚)

三、古今异义

1、于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2、面目: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义:面部。今义:面貌)

3、大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见识很广。今义:言行举止得体庄重)

四、词类活用

1、时:秋水时至(名作状,在这个时候)

2、东: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之(名作状,向东)

3、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形作动,小看)

4、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作动,轻视)

五、句式

1、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2、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六、难句翻译

1、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我将长久地被见识广的人取笑。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译:我要不是到达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文言文》知识点6

一、一词多义

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我,代词)

2、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名词)

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复指你,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辅助,动词)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互相,副词)

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辅助,动词)

⑧胜不敢复相士(观察,审察,动词)

⑨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⑩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3、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人_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迎娶,动词)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迎娶,动词)

④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迎接,动词)

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投降,动词)

⑥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动词)

⑦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动词)

二、古今异义的词

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①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②今义:离开床

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古义:多多劝告。

②今义:谢谢。

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①古义:交错相通。

②今义:交通运输。

4、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①古义:可爱。

②今义:让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①古义:自作主张。

②今义: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第二遍阅读时再做题。

2、遇到生词不要急,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

①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②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知道它的写法③有些名词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义④有的生词是故意不注意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学生要根据上下文指出表达该词在文中意义的选项。

3、弄清问题

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断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4、采用排除法

①与文中事实相反的选项②文中完全没有谈到的内容的选项③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④间接或次要的选项在这样精泛结合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

1.内容概括

2.记叙文人称及作用

3.记叙的详略和线索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5.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6.句子赏析和加点词语赏析

7.标题、句子、文段的作用

8.结合实例(现实)谈感受

9.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文言文》知识点7

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求教。叩,问。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严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至)舍:学舍,书舍。 僵劲:僵硬。 (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看课后注释)

3、理解背诵。

(1)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描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写自己求学之艰:①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③住:寓逆旅 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

(4)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益慕圣贤之道 ③以中有足乐者

(6) 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思考、

(1)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2)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A)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B)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

(3)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4)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5)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6)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态度,行动。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6、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理由是:A刻苦学习B博览群书C虚心求教。

《文言文》知识点8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二、古今异义

1、放浪形骸之外放浪:古,放纵、无拘束。今:放荡

2、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3、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4、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

5、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6、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①表凭借,用来。今: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7、俯仰一世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8、俯察品类之盛品类古: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3、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5、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6、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四、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语文必修二学习方法

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语文必修二学习技巧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文言文》知识点9

一、《世说新语》二则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舍去

舍:舍弃

(5)去后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

今义:儿子女儿

(2)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与“来”相对

(4)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5)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领

(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文言文》知识点10

一、通假字。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其下贤人也亦远矣。(低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5、外与天涯。(交会)

6、顺流而东。(东进)

7、卧而梦。(做梦)

《文言文》知识点11

语法现象:

1.积累性的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文言文》知识点12

知识盘点:

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如:天雨墙坏。(《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è),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积累卡片:

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食、其

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例: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学习效率不高、语文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准备了从军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文言文》知识点13

《诗经两首》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孔雀东南飞(并序)》

终老不复取 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箱帘六七十 奁,梳妆匣子。

虽与府吏要 邀,邀请。

蒲苇纫如丝 韧,柔软而结实。

摧藏马悲哀 脏,脏腑。

府吏见丁宁 叮咛。

《兰亭集序》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趋”,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同“犹”)

《赤壁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杯盘狼籍(“籍”通“藉”。)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文言文》知识点14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 处室: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2、 餍: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 瞷:吾将瞷良人之所之(暗中察看)

4、 墦:卒之东廓墦间(坟墓)

5、 善: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动词)

6、 诲: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动词)

二、通假字

1、反: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通"返",回来)

2、蚤:蚤起(通"早",早上)

3、施:施从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4、为:为是其智弗若与?(通"谓"认为)

三、一词多义

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动词,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词)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顾而之他(到,往,动词)

⑤通国之弈者也(的`,助词)

2、施:

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踪)

②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施行,实行,动词)

④妾不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处,动词)

2、卒:①卒之东郭蕃间(终于,最后,副词)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名词)

③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四、词类活用

1、富贵:则尽富贵也(形作名,富贵的人)

2、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动作状,站着)

3、骄:骄其妻妾(形作使动,使……骄傲)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国: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①古义:国都。

②今义:国家。

六、句式

1、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判断句)

2、而相泣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

3、而良人未之知也(宾语前置)

4、惟弈秋之为听(相当于"惟弈秋是听",宾语前置)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认为是这人的智力比不上(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惟弈秋之为听。

译:完全按照弈秋说的去做。

《文言文》知识点15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欣然:高兴的样子)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语文文言文学习技巧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