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写春联的散文

本文已影响 1.43W人 

腊月二十九,阳光和暖,天晴得一天湛蓝,乡村里到处洋溢着年味儿。

写春联的散文

年味儿不全是气味,是气氛。煮羊肉的味道,煮猪肉的味道,炸丸子的味道,蒸鱼的味道,蒸馒头的味道……还有声音和形象,偶尔一声鞭炮声,深巷里一声鸡鸣,村边几声犬吠,隔壁邻家大声说笑,一天艳艳的阳光,阳光下安静的村舍院落。

老家的院子里,老树未芽,青竹旧翠,坐院里喝茶也不甚觉冷,冬阳有暖意,正好负暄闲话,只是各家忙年,无人可闲,平日我回老家,总有邻人过来闲谈。忙年也只在节前,节后邻人有暇,也好聚在我家与我闲聊。

爹娘忙着煮肉,我插不上手,闲着也无事,摆开桌子,写春联吧。

每年回家过春节,我都提前两天回乡村的老家。爹娘还在老家,他们盼着孩子能回家过年。

过节要有仪式感才好,没有仪式感的节日不像节日,腊八祭灶,喝腊八粥,吃祭灶糖,都有那么一点仪式感。及至三十祭祖,吃饺子,拜年,仪式感更强。我觉得最有仪式感,最能铺陈渲染节日气氛的春联,春联一贴,立刻一团喜气,土墙陋巷,高屋华堂无不如此。

把一张大案子摆出来,摆在庭院里,把笔墨拿出来, 把纸张铺开。没带砚台,就拿了一只碗,把墨汁倒里面,铺好了纸,醮饱了笔,边想边写。

今年“打春”早,庭除冬草 已经发绿。阳光暖暖地晒着,爹娘忙来忙去,他们七十多了,盼着儿女来家过年,做给儿女们吃喝,吃爹娘做的饭,是幸福的。只想爹娘安静快乐地活着,家中和乐安祥。便撰一联:

家中人和心慕静;

阶前春暖草欲青。

上联不及推敲,语词稍欠。

家中有一个宽大的大门,上面的对联本想用一 旧联:

最上等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件好事 只是读书。

这是那年我在徽州一旧家见到的,徽商读书做生意两不误,教化子弟也体现了他们思想。要真是按原句写出来,贴在大门口 又觉得不妥,乡邻们会觉得有些隔涩,改动了一下,

度安稳岁月只是行善,

为洒脱事情无非读书。

院子里有一片竹林,那是二十年前种下的,开始只种了几棵,后来越长越多,墙根下,碎砖烂瓦堆中,一根根青竹不择地而生,农家院落本来寒伧,有了这片竹林就多了些雅意。

于是,又撰一联:

明月映竹板桥画,

春风拂面志南诗。

郑板桥以画竹著称。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志南和尚的.句子。

父亲母亲一边忙着,一边和我说着对方的不是,爹说爹有理, 娘说娘有理,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仅仅是方式方法不同,或者殊途同归,或者是缺乏沟通 理解,他们抬杠辩论,可以训练脑筋急转弯,保持思维的敏捷,增加生命活力。我在年少时,家中贫寒,父母常为衣食发愁,现在争论的全然不是衣食愁事。他们很满足, 说现在吃喝不愁,日子真好。有两位老人在耳边絮叨 也是幸福。

便为他们撰写一副对联:

能说有理即是好,

常言无愁便为佛。

上一联用的是父母本事。

下一联取《六组坛经》一段典故,有人信佛,不辞辛苦 ,万里跋涉,去寻找真佛。遇到一个大和尚,那大和尚告诉他佛在家里,那个端着灯,倒穿着鞋的就是佛。他急急忙忙往家赶,回到家已是深夜,连忙叫门,老母亲听见万里远游的儿子回来了,慌的端着灯,倒穿着鞋就跑出来开门,儿子一见,恍然大悟。

我和弟弟都不在家,母亲知道我们过年要回家,把被子和褥子拿出来晒了一院子,每年回家过年, 我们也都有自己的房子,各家房子的对联 我也是用孩子的名字撰写。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叫茺, 一个叫一苇,我就用孩子的名写,

一苇渡江存佛意,

茺蔚在山知人情。

一苇渡江用的是本事,这是一段佛教公案。

小丫头很疼爱姐姐。茺蔚,就是益母草。

弟弟家孩子叫 文心,也是个丫头,弟媳叫宝秀,他们房上的 对联是:

山存润色因宝秀,

诗有佳句缘文心。

弟弟好喝酒,朋友又多,用他的话说 叫”有场上场, 没场造场‘’,全家人多方劝诫也没用。从前我爷爷就好喝酒,家人苦不堪言。父亲劝诫弟弟少喝酒,有名言,“小时候我跟着一个酒晕子爹,老了跟着一个酒晕子儿,命够孬的”。

弟弟山南海北的朋友多,每到春节 ,朋友们都来家中看望父母,弟弟放开酒量一喝,大家都喝得不醉不归。

我就又为弟弟的房门写了一副门心:

白日放歌不纵酒,

夜晚闲谈且饮茶。

我猜着弟弟会说,"哪还有啥意思?”

于是又加了个横批,

哪啥意思

弟弟还没来家,他也诙谐,我给他写什么样的春联他都敢贴。那一年,我给他写一春联:

宜使豪情生老二,

莫因多酒找情人。

联语工稳,弟弟高高兴兴贴在自己门上,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念念去。

还要写些“福”字和春条,不急,阳光这么好,慢慢写呗。慢慢消磨这份光阴,便是过年。

阳光暖暖地晒着,我不慌不忙地写着,父亲母亲高高兴兴地忙来忙去,乡村院落里一派春节将至的安祥与和乐。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